新聞資訊
關注業界新聞,第一時間掌握行業前沿資訊(圖片來源于網絡)
1、電商對產業發展的雙重作用
電商可以倒逼產業發展。農村電商在合作社、小能人的帶動下,倒逼生產企業、農戶按照標準、規范來生產、提供農產品。電商在“脫貧攻堅”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首先,電商大大降低了農民進入市場的交易成本,一下子就拉近了農民與市場的距離;其次,電商拉長了整個產業的產業鏈。電子商務到農村,和農產品結合之后,就比較好地解決了整個農業產業鏈里面的多鏈條、多環節問題,使得整個農業產業鏈拉長;另外,電商下鄉對提高農民的素質方面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電商之所以在我國發展得這么快,除了信息技術進步之外,與我國農產品的供需關系也有緊密聯系。我國農業的發展、農產品的供給已經告別短缺時代,進入相對過剩的時代。貧困地區恰恰處在相對比較偏遠的地方,處于市場供給的末端。如果沒有電商這個工具,那么貧困地區的產品很難銷售。農產品電商的出現和發展,起著雙重作用,一方面是解構,另一方面是建構。農產品電商既解構了傳統低效率的農產品流通形式,同時又建構起一種包容性強、能夠讓更多人從產業發展過程中獲利的新產品銷售形式。所以,電商發展除了具有經濟學意義上的價值外,對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同樣值得重視,包括解構和建構這種雙重作用。傳統的銷售渠道,如果農產品到菜市場賣不完,還得運回來,一來一回就會有損耗。通過電商可以降低損耗,對整個社會是一種節約。
2、鄉村振興的建設
談到關于“鄉村振興”的建設。這不僅僅是村容村貌建設,供水條件等基礎設施建設,還有改善農產品的儲存、冷鏈體系建設,以及如何打通農產品流向市場的問題?!班l村振興”的規劃應該把物流倉儲、冷鏈系統等也包括在軟件建設中考慮。農產品流通的最初一公里是把農產品從田間地頭運出來,現在是“最后一公里”的問題,也就是如何便捷、順利地讓農產品進入到消費者餐桌的問題。這方面還有很多改善的空間。解決農產品流通“最后一公里”問題,從硬件方面來說,不僅僅包括道路建設,還包括倉儲冷鏈體系建設,在更大范圍內覆蓋普及。還有網絡建設,農村的網絡基礎設施建設還相對落后,需要進一步加大力度覆蓋。除了建設倉儲冷鏈體系外,專家們認為解決農產品流通“最后一公里”問題,還需盡快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
電商之所以能把農產品銷售給了消費者,這重要的前提是,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農產品質量。但當前農產品的可追溯體系還不是很健全,農產品銷售一定是要把銷售農產品與所銷售農產品的生產過程緊密結合起來。并且,還應建立一個高標準、品牌化的農產品,這是農民能夠利用電商這樣的一種形式獲得更大收益的基本的前提,以此來保證持久的生命力。
3、小農戶融入電商生態,才能獲得更多收益
小農戶千差萬別,但一旦融入電商生態中,就可能成為電商系統的一部分,進而由電商獲益。在一些縣域經濟發展比較好的地區,一些電商企業會著力建設一體化的運營基地或者運營中心,把相關的質檢、物流、銷售都整合在一起。
并且,單個的小農戶力量薄弱,小農戶不要單打獨斗,在小農戶融入電商的過程中,政府應該起到更大的作用。首先,在特定條件下,將小農戶組織起來;其次,對于不愿意加入農民合作社的農民,政府可以通過培育地方品牌的方式,調動農民積極性;最后,政府可以建立一個比較合理的利益分享機制,使企業、農戶、消費者都能發揮更大的作用,獲得更多收益。同時,建設和完善農產品標準體系,可以讓小農戶有更多機會參與到電商發展中。制定合適的標準,并教會農民生產符合標準的農產品,是幫助小農戶融入電商的重要基礎??梢酝ㄟ^龍頭企業、大戶來帶動散戶,或者是通過“電商+專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按照一定的標準,教農民種植,然后產品再給它包銷,銷往全國,進而帶動散戶,使產品質量才能夠得到保證,也能賣出好價格。
讓農民更多地分享產業增值利益也是整個三農問題里面最核心的問題。一方面政府要發揮作用,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市場作用。政府更好地發揮調節作用,防止資本在鄉村的無序擴張,防止電商下鄉出現的壟斷。市場也要充分發揮作用,加大對農民本身的適應新產業、新業態的技能培訓。據了解,在“新農商”機制中,拼多多攜手地方政府,打造出以新農人為創業帶頭人,工廠、代運營公司提供第三方服務,政府監督、平臺扶持的新農商發展模式,以確保檔卡戶的核心利益。
4、農村消費潛力大,通過電商促進市場雙向流通
近年來,從國家統計數據看,農村居民收入的增長率是高于城市居民收入增長率的。目前農村人口較多,收入增長較快,這是中國一個潛力巨大的消費市場。
“農村的市場消費不光是農產品向城市的輸出,還有城市消費品、工業產品的下鄉進村,農村市場消費應是雙向的?!痹谵r村市場中,城市消費品如電器、生活消費品等,通過電商、快遞的渠道向農村進行延伸,將進一步刺激農村消費市場活力。在這個過程中,電商連接城市和農村,發揮橋梁作用?,F代農業是整合現代科技的產業,這給電商提出新挑戰,從單向變成雙向,對于電商的發展、對于農村消費市場的促進,將會起到正面推動作用。
在未來農村電商消費中,改善消費環境和消費條件也十分必要。在農產品通過電商上行過程中,冷鏈物流、冷庫等農村基礎設施要能夠相互結合。在農村消費中,還有一些新的消費增長點值得被挖掘。楊德才認為,從現在來看,農村未來最大的消費市場不是中老年農民,而是年輕一代,未來很可能是農村的新農人,他們將是未來農村消費快速增長的點。拉動農村消費,除了增加農民收入,增強其消費能力外,還需通過完善農村社會保障,讓農民敢于消費,增強其消費意愿。